簡介

香港太極泉友會簡介

本會是由楊式太極拳親族傳人傅清泉先生應廣大 拳友的倡議,于2001年創辦的非牟利組織。本會特點是以楊式太極拳為主,並兼容各流派太極拳。目的是能更好的在香港傳播和發揚太極文化,培養更多的太極拳人才。以「以拳會友,勤恆禮誠」為宗旨, 團結香港太極拳愛好者,弘揚中華傳統文化,研究發展太極拳,使這一中華文化之瑰寶更好地為人類健康作出貢獻。

楊家太極史略

中華國粹太極拳,積哲學、醫理、養生、擊技等傳統文化之大成, 長期以來一直深受大眾的喜愛並廣泛流傳。太極拳在傳播過程中發展並產生出多種流派,楊式太極拳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。

楊式太極拳起源于十九世紀中葉 (清道光緒年間),創始人是河北永年人楊祿禪。楊祿禪三下陳家溝,學藝十八年,功夫終臻化境。他的拳術如春風拂柳,又似離弦之箭連綿不斷。周身上下,處處力撐八面,猶如一幅白雲纏繞、松柏長青、群峰綿延的水墨山水畫。楊祿禪應邀到北京授拳期間,挫敗了前來挑戰的眾多武林高手,被人稱為「楊無敵」。王公貴族、官,百姓從其學者甚眾。清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曾手書一聯,贈與楊祿禪:「手捧太極震寰宇,胸懷絕技壓群英」。

楊祿禪之子楊班候、楊健候隨父一同進京授拳。到京城之后,楊班侯擊敗了武術名家「雄縣劉」和打過七省擂台末遇對手的「萬斤力」,使楊家不敗的名聲威震京師,譽滿全國。楊健候拳術剛柔並濟,出神入化,而且性情溫和,待人寬厚。每次與人交手均能以高超的技藝和高尚的品格令對手折服。由于楊家父子三人的努力,使楊式太極拳在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得到了推廣,為楊式太極拳的進一步發展和發揚奠定了堅定的基礎。

楊式太極拳經過楊祿禪及班候、健候兩代人的不斷研究和改進,到了孫子楊澄甫才正式定譜。楊澄甫拳架舒展簡潔,結構嚴謹,身法中正,動作和順,輕靈沉著兼而有之。練法由松入柔,積柔成刚,剛柔並濟。這套拳架因其美觀大方,易學易練,老少皆宜而為許多人欣賞和效仿。楊澄甫一生輾轉大江南北,把太極拳傳播到了全國各地,在太極拳的發展史上起到 了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。

在楊澄甫的眾弟子中,以傅鐘文常隨左右,得師之真傳。太極名家陳微明先生稱他為「太極拳之正宗」。 傅鐘文秉承師訓、繼往開來。為了發揚太極拳,于一九四四年在上海首創永年太極拳社,廣收門徒並義務教拳。解放后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專業武術人材和成千上萬名太極拳愛好者。傅鐘文一生為推廣太極拳而努力,他立足國內面向世界。晚年仍矢志不渝,奔波于亞洲、美洲、歐洲和大洋洲等地,為楊式太極拳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作出了傑出貢獻。

傅鐘文之子傳聲遠深得父學,是一位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太極拳大師。在國內時,他一直隨父在各地教拳,后應邀遠渡重洋,定居澳洲。以澳大利亞為基地,繼續把太極拳傳播到世界各地。由于傳聲遠大師在國際上為中國武術的普及與發展所作出的貢獻,中國武術協會于一九九八年授予他「武術推廣獎」。

傅鐘文之孫傅清泉自幼在祖父和父親的嚴格教導下,刻苦學習太極技藝,多次在國內外各種太極拳比賽中奪冠,是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嫡系傳人中出類拔萃的佼佼者。傅清泉的太極拳動作規范、輕靈自然、形神兼備,富有美感。而且他不僅拳藝超群,還有一套特色鮮明的教养方法。他在教學中善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形象生動,妙趣橫生,使人們能輕松愉快地邁進太極拳的大門。傅清泉受各位前輩的影響樹立起了弘揚太極,造福人類的偉大理想,長年傳拳于國內外,把太極火種播撒到了五大洲的各個國家。

歷經多年,從嶄露頭角到天下流傳,凝聚著眾位先賢的無數心血和努力,楊式太極拳走過了從誕生到發展,發揚的漫長歷程,走進了陽光燦爛鮮花盛開的美麗春天。歲風悠悠,真情不變。過去和現在楊式太極拳已經為世界人民的健康帶來了無盡的福音, 在未來的日子裡楊式太極拳仍會放射出萬丈光芒,永遠照亮人類文明前進的方向。讓我們共祝太極的明天會更好!世界的明天會更好!